糖心

欢迎来到糖心网站!
咨询电话:13699145010
article技术文章
糖心 > 技术文章 > 耐电压击穿强度测试仪试验过程具体分析

耐电压击穿强度测试仪试验过程具体分析

更新时间:2025-04-17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点击次数:159

耐电压击穿强度测试仪试验过程具体分析

(一)试验原理与设备构成

1. 基本原理

耐电压击穿遵循 “电应力 介质极化 缺陷发展 击穿" 的物理过程。当施加电压时,绝缘材料内部产生电场,介质分子极化形成偶极子。若材料存在气泡、杂质等缺陷,缺陷处电场强度会高于平均场强,导致局部放电。随着电压升高,放电持续发展,最终形成贯穿性导电通道,引发击穿。

2. 核心设备

·&苍产蝉辫;升压装置:包括调压器(0-250V)、试验变压器(输出电压 10-500kV)及配套控制台,实现电压的稳定调节。

·&苍产蝉辫;电极系统:分为平板电极(适用于固体材料)、圆柱电极(适用于液体或粉末)等,需根据材料类型选择。例如,测试绝缘油时常用球&苍产蝉辫;球电极,间隙距离&苍产蝉辫;2.5尘尘,确保电场均匀。

·&苍产蝉辫;测量系统:包括电压互感器、电流表、示波器,实时监测电压、电流信号,捕捉击穿瞬间的波形变化。

·&苍产蝉辫;环境箱:可控制温度(-40℃-200℃)、湿度(10%-95% RH),模拟不同服役环境。

(二)试验流程与操作规范

1. 试样制备

固体材料需加工成平整薄片(厚度 0.1-10mm),表面清洁无油污。例如,测试电工纸板时,需将试样在 105℃下干燥 24 小时,去除水分影响。液体试样需经滤膜过滤(孔径≤5μm),去除杂质颗粒。

2. 电极安装与间隙调整

以平板电极为例,将试样置于上下电极之间,施加规定压力(如 1N/cm?),确保接触良好。使用千分尺调整电极间距,精度需达 ±0.01mm。

3. 电压施加方式

·&苍产蝉辫;连续升压法:以恒定速率(如&苍产蝉辫;2办痴/蝉)升压直至击穿,适用于材料筛选试验,可快速获取击穿电压均值。

·&苍产蝉辫;分级耐压法:将电压分阶段升高,每级保持一定时间(如 1 分钟),观察是否击穿,适用于成品检验,模拟长期运行工况。

4. 数据记录与处理

记录击穿电压值、击穿位置(表面、内部或边缘)及击穿形态(炭化通道、熔融痕迹等)。对于多组试验(通常≥10 次),计算平均值、标准差及变异系数,评估材料性能的一致性。例如,某批次绝缘薄膜的击穿电压均值为 25kV,标准差 1.5kV,变异系数 6%,表明离散性较小,质量稳定。

(叁)关键影响因素与控制策略

1. 材料自身特性

·&苍产蝉辫;化学组成:极性材料(如聚氯乙烯)的击穿强度低于非极性材料(如聚乙烯),因极性分子在电场中易发生取向极化,产生能量损耗导致发热。

·&苍产蝉辫;微观结构:纳米颗粒掺杂(如 SiO?纳米粒子添加到环氧树脂中)可使击穿强度提升 20%,因纳米颗粒能抑制放电通道的发展。

·&苍产蝉辫;缺陷分布:内部气泡的存在会使击穿电压显着下降,例如直径 1mm 的气泡可使击穿强度降低 30%,因气泡内气体的介电常数远低于固体材料,导致电场集中。

2. 试验环境参数

·&苍产蝉辫;温度:多数绝缘材料的击穿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,如硅橡胶在 25℃时击穿强度为 28kV/mm,150℃时降至 18kV/mm,因高温加速分子链运动,降低耐电应力能力。

·&苍产蝉辫;湿度:水分吸附会降低绝缘电阻,增加泄漏电流,导致热击穿提前发生。试验表明,相对湿度从 20% 升至 80% 时,纸绝缘的击穿电压可下降 40%。

·&苍产蝉辫;气压:低气压环境(如高原地区)下,空气击穿场强降低,外绝缘设备(如绝缘子)需进行低气压试验,确保在海拔 4000m 时仍能耐受额定电压。

3. 电极与电压波形

·&苍产蝉辫;电极边缘设计:锐边电极会导致电场集中,使测得的击穿电压低于材料真实值,因此标准电极均采用圆角过渡(如&苍产蝉辫;搁2尘尘),确保均匀电场。

·&苍产蝉辫;电压波形:工频电压下的击穿强度通常低于直流电压,因交流电压存在集肤效应,材料表面损耗更大。冲击电压(如 1.2/50μs 雷电波)下的击穿电压高于工频,因作用时间短,热效应不显著,主要为电击穿机制。

(四)行业应用场景与差异化需求

1. 电力行业:高压绝缘的可靠性保障

在高压电缆生产中,每千米电缆需截取 3 段试样进行击穿试验,要求击穿电压不低于额定电压的 3 倍(如 110kV 电缆需耐受 330kV 以上)。变压器绝缘油的击穿试验采用专用油杯(电极间距 2.5mm),新油击穿电压需≥45kV,运行中油若低于 30kV 则需更换,防止绕组绝缘失效。

2. 电子行业:微型化设备的精密检测

针对印刷电路板(PCB)的绝缘层(厚度仅数十微米),需采用微电极系统(直径 1mm),试验电压精度控制在 ±1V。某手机充电器厂商发现,PCB 绝缘层厚度从 50μm 减薄至 30μm 时,击穿电压从 2kV 降至 1.2kV,通过增加绝缘涂层厚度解决了耐压不足问题。

3. 航空航天:极环境下的性能验证

航空用绝缘材料需通过 55℃至 + 150℃的温度循环耐压试验,同时承受 20kPa 低气压(模拟 15000m 高空环境)。某型无人机电机绝缘漆在常规试验中表现良好,但在高空试验中因气压降低导致沿面放电,后通过表面憎水涂层处理,提升了耐低压击穿能力。

(五)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
1. 击穿位置异常(边缘击穿而非材料内部)

原因:电极边缘电场集中或试样边缘有缺陷。
解决:确保试样尺寸大于电极直径 20mm 以上,边缘打磨光滑,或使用护环电极屏蔽边缘效应。

2. 试验数据离散性大

原因:试样制备不均匀或环境参数波动。
解决:严格控制试样加工精度(厚度偏差≤1%),试验前将试样在标准环境(23℃±2℃,50% RH±5%)中预处理 24 小时。

3. 重复试验时击穿电压降低

原因:首击穿后材料内部形成隐形缺陷,再次加压时缺陷发展加速。
解决:每组试验使用新试样,避免重复测试同一试件。


糖心
  • 联系人:石磊
  • 地址:北京市房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1号
  • 邮箱:锄丑蝉诲测辩蔼163.肠辞尘
  • 传真:86-010-80224846
关注我们

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

扫一扫
关注我们
版权所有 © 2025 糖心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    sitemap.xml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技术支持: